Skip to content
- 总论 – 中规中矩,干货寥寥
- 股权投资协议
- 资金支付方式/期限
- e.g. 一般先支付50%, 再在工商变更完成之后付剩下的
- 竞业协议
- 要先团队后项目,先市场后供应链
- e.g. 做产品者,先搞定流量渠道后供应链
- 最小化沉没成本
- 根据团队情况找适合团队能力的项目
- 伪需求 – 看似有需求,经不起使用频次/考验的,或者用户不愿付费(原价)
- 用户尝鲜型
- 例子: 直饮水/只能硬件
- 完全靠补贴的
- 用户低频/偶发 – e.g.共享篮球
- 错误的跨界移植/场景错配
- 不把个人爱好当成大众需求
- e.g. “我发现空白市场”
- 1. 没有需求所以没有市场
- 2. 调研不充分 – 没看到真正对手
- 创业公司不照抄大公司打法
- 初创企业必须得有销售&利润
- 小品牌必须得差异化
- 小品牌经营私域和消费者加强信任
- 外包避坑
- 核心竞争力不能外包
- 高频 需求适合自营,低频需求适合外包
- 别人成本低的非核心业务可以外包
- 品牌公司的品牌/渠道是核心竞争力
- 例子: 苹果外包给富士康
- 抖音运营商避坑
- 黑机构/皮包公司
- 1. 看合作机构: 具体数据/账号规划
- 2. 实操性 (行业->给方案->业内专家评估)
- 3. 好公司不随便给承诺
- 先验证商业模式,后开发系统
- 先解决用户/流量问题&商业模式
- 快速投入市场验证demo
- App获客成本是小程序5倍以上
- 使用别人的SaaS initial bootstrap
- 内容创业
- 蹭热点需不失专业性
- 故事更易被记忆
- 输出干货建立江湖地位/人设
- 好内容福利钩子转化为私域流量
- 初创公司资源有限要聚焦
- 创业失败的坑/教训
- 跨度别太大,外面看来很多有坑的行业都是光鲜亮丽的
- 从小生意开始
- 多向牛人请教
- 大厂和创业公司需要人才类型不同,大厂一个萝卜一个坑,创业公司需要三头六臂
- 招高管/空降的避坑指南
- 硬着陆管理方式让老员工无法适应怨声载道
- 为了个人利益满足个人KPI潜在损失公司利益
- 跨部门沟通难 – 如果短期没成绩,更难
- 考虑内部晋升是否更好
- 与其他合作部门负责人一起面试
- 对空降兵投资心态,来了就要让其放开手脚做事
- 识人交友避坑
- 约会守时,历史合作(e.g. 不成功怪别人), 问细节看眼神吗,说话是否绝对/拍胸脯 vs. Conditional/Plan-B
- 合作提高成功率
- 成本高(skin in the game)大仓位的合作者,而非做不做的成无所谓
- 有结果的人 / 能看出潜在的坑 etc.
- 不要徒劳的求合作,要有合作的价值
- 别做烂好人
- 创业者不炒股 – 因为精力会耗散
- 年轻人不过早的把投资当主业
- 投资需要高门槛的认知,社会阅历,且投资3-5年反馈周期长.